软题库 学习课程
当前位置:信管网 >> 软考论文 >> 文章内容
高项论文背景:"智能热网管控系统平台项目"论文背景参考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需自行修改为适合高项论文使用

2023年2月,我作为项目经理主导了某省会城市"智能热网管控系统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80万元,建设周期8个月,由我单位(xx智能能源科技公司)承建。项目团队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核心成员18人,涉及热力集团、市政设计院等7家参建单位。

项目背景源于传统热力管网存在热力失衡、调控滞后、能耗过高等痛点。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市热力集团亟需构建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热网运行的全域感知、智能调控和能效优化。项目旨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供热管理系统,预计降低供热能耗12%,减少碳排放3.5万吨/年,惠及1800万平方米供热区域。

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基于spring cloud框架开发,使用java语言编写核心业务模块。数据库选用mysql集群(主从复制+读写分离),缓存层采用redis cluster集群,消息队列使用rocketmq处理设备告警信息。前端采用vue.js构建可视化大屏,通过eCHARts实现热网运行态势的实时渲染。服务器部署采用nginx+keepalived高可用方案,容器化部署基于docker+kubernetes,保障系统的高并发处理能力。

项目核心功能包括:①热力站设备物联监测系统(部署3000+智能传感器);②供热负荷预测模型(lstm神经网络算法);③水力平衡智能调控模块(pid+模糊控制算法);④能耗分析决策系统(基于spark的数据分析引擎)。系统整合scada、gis、bim等子系统,构建"源-网-站-户"四级联动调控体系。

项目团队配置如下:需求分析组3人(含热力行业专家)、开发组8人(前端3人、后端5人)、测试组3人、实施运维组2人,配置管理1人,网络安全工程师1人。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每两周进行迭代演示,通过jira进行任务跟踪,使用gitlab实现代码版本控制。

项目最终交付成果包括:①智能热网管控系统软件平台(含6大功能模块);②边缘计算网关设备200台;③三维可视化热网数字孪生系统;④数据接口规范文档(符合《城镇供热系统智能化技术规程》cjj/t 241-2016标准);⑤系统运维管理手册(含30个应急处置预案)。平台上线后实现全网平衡自动调节,单采暖季节约燃煤1.2万吨,用户投诉率下降60%,成为省级智慧城市示范项目。

该内容由信管网生成,我也去生成>>


信管网订阅号

信管网视频号

信管网抖音号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查看完整评论  

推荐文章

精选

课程

提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