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题库 培训课程
当前位置:信管网 >> 信管征文 >> 文章内容
【信管征文】985做题家经验总结(附个人总结考试资料)
来源:信管网论坛 2021年03月11日 【原文地址 分享到微信

yukilluvia:

本文主要软考和职称的关系、备考经验、经验心得展开,文末附有个人总结的知识要点,全文略长,可按需阅读。

一、软考和职称

很多人考软考都是想要职称或者是落户大城市,而职称和软考的关系有千丝万缕,很多人都捋不清楚,大家的疑问是考上软考是不是就评上职称了、考软考到底对职称有没有帮助。答案是考上软考不等于拥有职称,软考是职业资格(水平类)考试,你考上了是拥有了可以评对应职称的资格,需要单位进行聘用后,才拥有对应的、国家承认的职称。而通常讲的评职称,是对于大多数不需要考试的专业,满足学历要求达到相应工作年限后,向所在单位或人力资源部门申请,提交材料,通过层层评审通过后,认定拥有该职称的资格,再由所在单位聘用,从而获得职称。所以软考是以考代评,考上软考就省去了填写资料进行评审的过程,最后职称都是要单位进行聘用的,需要单位有对应职称的空位。

而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来说,一般来说考软考对职称有很大帮助,而非计算机专业来说,多个证也是实力的证明,也可以有助于落户大城市,但是对于评聘职称可能单位会认为专业不对口而不聘用。

结合本人经历而言,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工作3年半,3个单位,3个城市,2个省份,认识的人不少,经历的事不多。本来想工作一年后舒舒服服地评助理工程师,结果因为专业名称问题不能直接走评职称的道路,别人都在开开心心的准备助工的评审材料,我只能在被迫走上软考之路。

计算机专业目前是考评结合,在大多数单位计算机专业初中级职称是可以直接以考代评,不受工作年限限制。也就是说考上了初级,就可以评助理工程师,考过了中级,就可以评工程师,是计算机专业在职称发展道路上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我考上中级之后直接评上了工程师,跳过了评助工的过程,比同届毕业的研究生都快,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在学校考个中级,毕业就是工程师。(ps:我还在学校的时候考上高级的系统分析师是可以直接保研的,不占用学院保研名额,现在好像取消了。)

对于高级资格和高级工程师,原单位表示考上了就可以直接聘用,不受工作年限的要求。现单位高级职称只能通过评审(原则上不要求通过高级资格考试),在评审过程中高级资格应该也是个加分项,也不亏。

对于职称,再说一下软考和其他资格考试的比较,软考可以说是门槛最低的职业资格考试,只要年满18岁就可以报名考试,不要求有工作经验,也不要求专业,更不要求有对口的工作。像其他以考代评的专业,比如会计、审计、卫生、统计、经济、出版、翻译等等,中高级的考试不仅要求学历,还要求工作类型和年限。

二、中级备考过程

先说结果,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全程自学3个月,一次通过。

8月决定要参加软考,离考试时间只有三个月了,时间非常紧张,我报名的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开始,找到了信管网,加入了备考群,在群里找到了教材和很多有用的辅导资料,还有历年的真题,这些资料就是我备考的原始资料。

我记得中级的官方教材是600页左右,给自己设定目标,一天看30页,20天看完教材;拿10天对着大纲再看一遍教材,然后每天晚上一套选择题真题,周末有比较完整的空余时间就做案例分析,中午午休时间和通勤车上就在背10大管理输入输出工具与技术。整整三个月,基本每晚保持一个小时不刷视频,不玩手机,认真学习的劲头我感觉都比得上高考了,反正比大学上课要认真得多。

作为一个纯粹的理工科生,背书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看一遍都能理解记下来,关键的知识点在做真题的时候做错了或者是不清楚,对照着答案解析把知识点摘抄下来,汇总形成综合知识复习点,考试前就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不用再整本教材翻一遍。

对于案例分析,我理解就是2个材料题加1道计算题,计算题基本就是成本和进度,会看表会画图会计算,就一通百会。材料题主要是看懂题目考的内容,基本上项目不成功,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存在问题,问题类型有在什么领域里存在的问题或者纠正的方法、相关某个知识点的定义、功能等靠背的内容、理解题目后进行填空或选择。思考的方向按五大过程组考虑,比如有没有计划、计划确认签字、有没有团队成员参与等等。回答时要看准问题考察范围,超出题目问的范围领域,答案就算是贴合材料也可能不得分。(附个人总结的案例答题套路)

中级考试还是挺简单的,一起考试的小伙伴不管是网工还是集成都一次过了,可能是基础知识都掌握了比较占优势。

三、高级备考过程

高级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一次挂论文,第二次飘过。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和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关于项目管理的主体内容大致相同,高级增加了项目集等一些宏观的项目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考论文!高级考试最大的变数就是论文,身边很多小伙伴都是望论文而却步,没有去考,评卷老师的评分标准真的比较难捉摸,对于项目经验少的人来说论文还是挺苦手的。

高级的教材大概900页,因为大部分内容和中级重合,先将教材内容通读一遍,再把所有真题刷一遍,开始知识巩固和准备论文阶段。第一次考试时项目经验还比较少,想着做过的项目写着比较顺手,就作为题材,现在想来可能项目太简单减分了。第二次考试多跟了几个项目,有经验还是有帮助的。还要说一句,论文的写作视角对于做甲方的项目经理真的很不友好,很多过程域里的控制点平时做项目都不会用到,文档、表格、会议都是乙方准备,甲方提需求和看结果。

论文准备先通读近10年的真题出题规律,再看一些通过了考试的经验分享和论文范文,对论文的框架和思路有初步的想法。根据自己经验确定要写的项目内容、背景等等,完善项目的背景、项目规模、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内容、组织结构、项目周期、交付的成果等这些必然会用得到的内容,然后就按照自己的时间准备各个题目的论文思路。只要时间够,十大领域的论文都准备了,肯定能中。论文如果找专业人士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指点后,应该会思路更顺,通过几率也会越高。作为全程自学的,只能凭自己感觉,写完也不知道好不好,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有同事05年考过软考,说论文不要按套路走,要有特色,我真的是信了他的邪,结果论文就很有特色的没过。19年上论文考的是史无前例的双拼,当场愣住,现在回过头想想,双拼其实应该是有主次之分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主要是要叙述风险管理的过程,描述的时候要提到安全方面的风险管理,将安全管理融入风险管理过程中,而不是一段讲安全、一段讲风险,面面俱到又言之无物。而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应该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出成本管理问题,并加以归纳总结,不能被题目提出的要点带走自己的思路,不然最后的论文没有整体的框架,字数够了,但是想表达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没有叙述清楚,当然如果项目经验超强也可以随意发挥。当时时间紧又紧张没想清楚,应该写偏题了。作为平平无奇的考试小天才,第一次考试不及格,出成绩的时候也气得想去复查,想来也是没什么用就放弃了。

2020年的论文考的是采购和成本,都是十大领域的,按照准备的模板和套路写,在结合题目中的要点,基本就飘过了。话说朋友都写的是采购,作为只亲自采购过电脑的,和只参与过几次招评标的菜鸡,没有任何把握可以把采购写好,看到的第一眼就放弃了。

2020年考试最大的争议就是计算题ev到底是使用第一列还是第二列的问题,作为一个本来用第一列,后来改成第二列的看到答案后内心崩溃,要是就差这几分挂了案例,真的是欲哭无泪,都怪自己闲着没事改答案。测试题也是看到参考答案才想明白原来出题老师想考察的是这些点。答题时审题还是很重要,不然写得再多也白费。高级的案例相对于中级来说缩短了半个小时,时间还是挺宝贵的。

四、考试心得和经验总结

(一)备考和答题技巧

1.每天10道选择题。信管网站、app和群里都提供了每日10道选择题和一道案例题,保持对题目的敏感度,对于繁忙的工作后不会有负担,也不会说长时间放下而对知识感到疏远。也可以利用现有的app功能,按照知识点类型刷题,哪方面薄弱就专攻。

2.分点答题。案例分析不确定哪个点是对的就都写上,改卷老师是找对的点给分,写多写错不扣分。个人觉得如果计算题不确定的情况下,计算过程要写详细,将两种情况的答案用分类讨论的方式都写上,老师应该会按照正确的答案来评分,就比如2020年的计算题(个人看法)。

3.计算题技巧。案例计算题一般分为成本和进度两大类,成本计算包括pvevacspicpisvcv等计算,公式尽量写,过程尽量详细,根据大多数参考答案计算过程中间结果一般保留3位小数,最终结果保留2位小数或者三位小数,如果除得尽的话就按照除尽的结果计算。考试是不能携带计算器的,大多数成本计算题的数都不太好算,考试第一遍计算要慢慢算准确,再检查可能就没时间或者很难看得出错误。

进度计算题首先是要会画图,主要是双代号网络图(箭线图、时标逻辑图)和前导图(包含eslseflf、工期、总浮动时间),个人每次做进度计算题都按最详细的前导图把过程顺一遍,计算工期、关键路径和浮动时间就手到擒来,画图不能偷懒,一个步骤错了可能整道题都错了。还要掌握进度压缩后找关键路径、区分自由浮动时间和浮动时间的区别。

4.审题要准,掌握尺度。案例分析题如果要展开来写可以写的点很多,要看清楚题目是否要限制范围或者是其他约束条件,点没对写多也不得分。如果一下子写很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后续有想补充的内容,也会没有位置写了。

5.学会取舍。选择题基本都会考到没有准备到的点,不需要过分纠结,只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点都答对了,不用因为一两道不顺手的题目影响做题的状态和心情。就像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也不会对总体的成绩产生太多影响。

6.相信自己第一感觉的答案。很多人都说过,没有十足把握不要修改答案,但就是忍不住会改,我也不例外,案例改错了至少10分,选择题每次都会有从对改错的,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7.过程记忆。将十大过程领域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背输入输出和技术的时候,可以梳理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对应关系,比如估算成本的输出就作为制定预算的输入,是存在因果关系和顺序的,和项目的执行顺序一致。将各个过程分开来背诵个人觉得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作为理科生,我给每一个过程和输入输出编号,记住编号对应的内容、编号出现的位置就行了。输入输出也是有规律的,每一个过程都先要进行规划,最后都需要进行控制。规划的输入一般是项目章程和项目管理计划,技术是专家判断、会议和分析技术,输出就是对应的管理计划,可以在记忆的过程中寻找关联点强化记忆效果。(记忆大师请忽略)

(二)考试心得

1.论文准备。论文准备背景材料是一定用得上的,准备得越齐全,考试就越有底气,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回想项目管理时的细节,真正把书本的知识结合实际,比如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是否规范了,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不是可以用什么知识或者方法解决,让项目进展得更顺利。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不仅论文的思路会更清晰,也对以后在项目管理中有所裨益。如果准备的论文不是自己带过的项目,可以多查查相关的技术背景,看看其他项目经理的经验,将自己代入到角色里。

2.写论文保持头脑清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不要慌,都要相信自己准备过的论文内容,按照对应的管理过程进行梳理,除非十分有把握,不然个人觉得按照套路和管理过程行文还是比较保险的。

3.保持平常心。2020年真的是特殊的一年,19年下由于忙其他事情没有报名,然后从年初疫情,到上半年考试取消,下半年考试报名,再次考试隔了整整两年,一直十分忐忑,患得患失,到后来释然。调整好心态,这一次考不过还可以考下一次,这个考试考不过还可以考别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世界充满peace and love。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相信自己,仅仅一个考试而已。

4.找个一起备考的小伙伴。在备考的过程中,最好找到一个可以一起复习、一起讨论、互相打气的小伙伴,比一个人默默地备考,更有动力,也更有效率。有时候看书坚持不下去了,也可以相互交流放松,考试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加油,考后还能一起分担和分享。

五、题外话

每次考试的考场都隔天那么远,9点的考试至少6点多就得出门了,去大学城考试人更多,差点挤不上地铁。更惨的是今年考试不是在本市考的,连夜坐了5个多小时的硬座,基本没睡,上午考选择题的时候忍不住睡了一个小时,中午又在学校食堂趴了一会,考完头晕脑胀的。紧接着又去赶动车回家,整整折腾了一天。坐在回家的车上,有时候想自己这么拼是为了什么,到底值不值得,但是出了考场看着蓝蓝的天,两三结伴回家的考生,脸上都带着终于考完放松的笑容,奋斗后的餍足让人感觉人间值得,天晴了雨停了,我又感觉我行了。

三次考试都在三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市都有着一群同样努力的人,愿意努力的人都未来可期。查到成绩通过时的激动和喜悦,没考过的人觉得不过是一场考试,但亲身考试过的都会有同样的体会,也只有考过的人才懂得背后的付出和辛酸。


本文作为软考生涯的总结、回顾和道别,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如愿以偿地通过考试!还有更多搜集到的复习资料,由于非原创不方便附在文后,希望能给备考的大家一点小小的帮助。


附件(部分手写、字丑见谅):

1.个人总结的案例答题套路附件1 案例答题套路

2.教材知识点总结(个人向、手写)附件2 教材知识点总结

3.知识点难点汇总(个人向、手写)附件3 知识点难点汇总

4.编号版输入输出(中级版、手写)附件4 编号版输入输出

5.论文总结(个人经验、论点和事例)附件5 论文总结

cnitpm1780:
学习了,谢谢

一起过系规11426:
干货满满,多谢分享

阿榜9527:
感谢,感觉找到方向了

阿榜9527:
感谢,感觉找到方向了


感谢,学到了

信管考友:
123


恭喜恭喜,资料很好,感谢


恭喜恭喜,求资料分享,2393098908的qq邮箱,感谢

a81379375: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此证的珍贵


看完很有帮助,获益匪浅


干货满满,多谢分享

[1]   [2]   [3]   [4]   
扫码关注公众号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信管网致力于为广大信管从业人员、爱好者、大学生提供专业、高质量的课程和服务,解决其考试证书、技能提升和就业的需求。

信管网软考课程由信管网依托10年专业软考教研倾力打造,官方教材参编作者和资深讲师坐镇,通过深研历年考试出题规律与考试大纲,深挖核心知识与高频考点,为学员考试保驾护航。面授、直播&录播,多种班型灵活学习,满足不同学员考证需求,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高级模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