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题库 移动APP 扫码下载APP 随时随地移动学习 培训课程
当前位置:信管网 >> 信管专栏 >> 文章内容
毕业13年一次过高项,经验及心路历程
来源:信管网   作者:胡少文   2018年11月22日 【信管网:项目管理师专业网站所有评论

转自:http://www.cnitpm.com/bbs/showforum-624582-1.htm

毕业13年来没有关注职称信息,本人从事硬件研发工作,由于高级职称评审对学时,专利,论文都有量化要求,一直没有时间和勇气参加职称评审。一次人力资源部关于职称讲座中,提到可以通过软考以考代评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很感谢信管网的各类信息资源,通过论坛及下载材料了解到,高项考试并不要直接考编程及软件工程等知识,更多的是项目管理理论知识。而且论坛里有很多非科班出身也通过了软考,遂决定试试,准备用2年时间备考。20172月份在信管网上注册了账号,买了《信息系统管理师教程(第二版)》,踏上软考之路。

首先是通读教程,大概了解内容,每一章的通读看了后面忘前面,坚持囫囵吞枣般过了一遍教程。通读主要是建立起项目管理知识点的框架,了解9大知识点47过程,关于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工具技巧,根据记忆习惯编写口诀熟读。平日里把各个知识点和过程图片存到手机里,利用碎片时间背诵记忆。项目管理知识点是软考的根本,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基本成功了一半。项目管理体系知识在三门考试中都有涉及,是复习的重中之重,也是记忆量最大的。利用口诀记忆可以事半功倍。比如,9大知识点可以利用考友们总结的口诀“范进整狗子,成人风采”,把范围(范),进度(进),整体(整),沟通(狗),质量(子),成本(成),人力(人),风险(风),采购(采)等很轻松地记牢。信管网的资料有讲到类似口诀,最好根据个人记忆习惯整理一遍,利用形象记忆法加深记忆,例如成本控制过程中有6个工具“成本变更控制系统”,“ 绩效衡量分析”,“ 预测技术”,“ 项目绩效审核”,“ 项目管理软件”,“ 偏差管理”,我记忆口诀是“成绩测偏审核软件”,利用记忆习惯把6个工具就记住了。在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及作文中,需要调用知识点时,可根据口诀把相关细化内容展开,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个是坚持每日一练,信管网的“每日一练”非常不错,强烈推荐。本人从174月份一直坚持到考前1个月。“每日一练”是很好的辅助学习系统,有学习跟踪,答题记录,错题记录等功能,本人开通了普通会员功能,可以查看考题解析答案。刚开始“每日一练”时,正确率突高突低,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慢慢地自己也能摸出规律,分析出个人知识的薄弱点。根据解析及翻看教程内容了解错题的缘由。最初阶段知识点是点状的,做得多了,由点及面,形成系统知识。当“每日一练”正确率逐步提高,稳定在70%~80%时,上午考试基本无虞。

第三点是做真题,利用真题去覆盖知识点。当教程和“每日一练”做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尝试做历年真题,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信管网里的每日一练有历年真题模块,一次性做完75题材能够给出成绩及查看对错。个人做法是在信管管下载了05年至今的全套真题pdf版,做了一个excel模板记录答题,通过标准答案比对,错题用红色标识。做excel表格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每次做10题,做完10题就核对答案,查看解析。等75题全部做好后再统计出本次成绩。对于上班族零碎时间利用来说会比较合适。根据历年答题准确率,也可以做一下成绩曲线图,如果成绩一直是向好趋势,对自己是一种鼓励。做真题的方法,仁者见仁,符合自己需求就好。

第四点是关于案例。案例题型基本是固定的,项目管理知识点案例及计算题,重点是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点,计算题主要是挣值分析和关键路径分析类型的。项目管理知识就是背诵各个案例类型,计算题要动手写和画,避免只是看懂不动手,眼高手低。实际计算和只看不动,感觉是不一样的。实际计算中,感觉很简单的加加减减也是会出错的,要在平时就养成计算题多练的习惯。做案例时不要先看答案,在稿纸上写出要点,再和标准答案核对,查看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做好笔记记录。同时记录答题时间,案例时间是1个半小时,相比上午考试是比较紧张的。计算题基本会耗半个小时以上,做真题时养成卡时间的习惯很重要,以实战的心态对待。

第五点关于作文。本人没有实际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经验,作文是结合公司产品和网络资料介绍,结合对项目管理方法的理解,编了8篇,除了采购管理没有准备,考前重点背诵了4篇。作文是考前最担心的,一方面是没有实际项目经验,另一方面2小时3000字作文,对内容构建和书写速度是不小的挑战 。考前一个月,我尝试着卡时间默写了3次,发现2小时把内容默写出来都要花不少时间。指望临场构思,梳理框架,时间上不允许。所以作文考前背诵是必需的,如恰巧猜中题目,那就相当幸运。信管网有作文预测,好好利用揣摩会有惊喜发现,智者见智!

第六点说一下复习过程。

1)关于培训;复习中全程一个人,没参加过相关培训。不是说有多么自信,只是身边都是硬件专业,没人考过软考。另真心话,培训班价格不菲,第一次考权当熟悉流程,如果考了2次以上还是不过,会考虑培训班辅导,毕竟一个人复习太孤单,信息闭塞,专业老师的指点和讯息是非常重要的。貌似交流群都是qq群,qq已多年不用,交流群一直没有加入。直到作文考试完,才认识后桌一位考友,交换了电话,准备下次复习时互通有无。

2)备考过程对身心是一番折磨,本人有两小孩,复习时间上肯定有各种冲突,妥协和排序。备考中,家人的理解和付出是非常重要的。考证这类耗时间精力的事,越年轻越美好。

3)关于备考心态;只能保持平常心吧,做足准备,最坏打算。考试通过不会一朝暴富,平淡日子依旧。保持努力状态就好,不行再考一次的淡然也是人生困难面前的该有态度。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本页
发表评论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内容

霍文一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规划管理师、信息安全工程师
文章(112)赞(21)
TA的文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论文58分心得分享
 持之以恒,170分关于我的备考经验分享
 压缩时间成本,初、中、高三级别全部通过
 从一月了解,到五月通过。我的备考经验总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五个月备考一次通关
 好的学习方法+高度自律,我的考试总结
 合理的时间、精力划分,助我一次过高项
 一次过系规,合理的学习方法最重要
 制定并有效执行学习计划,我的系规考试通
推荐文章
合作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