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题库 培训课程
当前位置:信管网 >> 综合知识 >> 文章内容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4]
来源:信管网 2014年08月28日 【所有评论 分享到微信

4、数据要求说明书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数据要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项软件的计算站(中心)或计算机网络系统。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数据的逻辑描述
  对数据进行逻辑描述时可把数据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所谓静态数据,指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作为参考的数据,它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一般不随运行而改变。所谓动态数据.包括所有在运行中要发生变化的数据以及在运行中要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描述时应把各数据元素逻辑地分成若干组,列如函数、源数据或对于其应用更为恰当的逻辑分组。给出每一数据元的名称(包括缩写和代码)、定义(或物理意义)度量单位、值域、格式和类型等有关信息。
21静态数据
  列出所有作为控制或参考用的静态数据元素。
22动态输人数据
  列出动态输入数据元素(包括在常规运行中或联机操作中要改变的数据)。
23动态输出数据
  列出动态输出数据元素(包括在常规运行中或联机操作中要改变的数据)。
24内部生成数据
  列出向用户或开发单位中的维护调试人员提供的内部生成数据。
25数据约定
  说明对数据要求的制约。逐条列出对进一步扩充或使用方面的考虑而提出的对数据要求的限制(容量、文卷、记录和数据元的个数的最大值)。对于在设计和开发中确定是临界性的限制更要明确指出。
3 数据的采集
31要求和范围
  按数据元的逻辑分组来说明数据采集的要求和范围,指明数据的采集方法,说明数据采集工作的承担者是用户还是开发者。具体的内容包括:
  a.输入数据的来源,例如是单个操作员、数据输入站,专业的数据输入公司或它们的一个分组;
  b.数据输入(指把数据输入处理系统内部)所用的媒体和硬设备。如果只有指定的输入点的输入才是合法的,则必须对此加以说明;
  c.接受者说明输出数据的接受者;
  d.输出数据的形式和设备列出输出数据的形式和硬设备。无论接受者将接收到的数据是打印输出,还是CRT上的一组字符、一帧图形,或一声警铃,或向开关线圈提供的一个电脉冲,或常用介质如磁盘、磁带、穿孔卡片等,均应具体说明;
  e.数据值的范围给出每一个数据元的合法值的范围;
  f.量纲给出数字的度量单位、增量的步长、零点的定标等。在数据是非数字量的情况下,要给出每一种合法值的形式和含意;
  g.更新和处理的频度给出预定的对输入数据的更新和处理的频度。如果数据的输入是随机的,应给出更新处理的频度的平均值,或变化情况的某种其他度量。
32输人的承担者
  说明预定的对数据输入工作的承担者。如果输入数据同某一接口软件有关,还应说明该接口软件的来源。
33预处理
  对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提出专门的规定,包括适合应用的数据格式、预定的数据通信媒体和对输入的时间要求等。对于需经模拟转换或数字转换处理的数据量,要给出转换方法和转换因子等有关信息,以便软件系统使用这些数据。
34 影响
  说明这些数据要求对于设备、软件、用户、开发单位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要求用户单位增设某个机构等。
 


5、概要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3 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
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4 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
6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1]   [2]   [3]   [4]   [5]   [6]   [7]   [8]   
扫码关注公众号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信管网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信管网致力于为广大信管从业人员、爱好者、大学生提供专业、高质量的课程和服务,解决其考试证书、技能提升和就业的需求。

信管网软考课程由信管网依托10年专业软考教研倾力打造,官方教材参编作者和资深讲师坐镇,通过深研历年考试出题规律与考试大纲,深挖核心知识与高频考点,为学员考试保驾护航。面授、直播&录播,多种班型灵活学习,满足不同学员考证需求,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查看完整评论  

推荐文章